|
|
|
|
|
WiFi網絡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特點就是移動性。例如,一個人可以在使用WiFi電話進行通話或是從服務器上下載大數據量的文件時穿過一幢建筑物。用戶設備內部的WiFi無線電可以從一個接入點漫游至另一個接入點,這樣就提供了無縫連接。至少,這是我們所希望實現的!
過去,我曾遇到過漫游的問題,所以我決定做一些測試,來看看其中的究竟。我尤其感到好奇的是漫游實際上有多快,以及它是否對無線應用造成破壞。
測試配置包含兩個接入點
我的測試配置包含兩個接入點,一個接入點(AP-1)設置為信道1,另外一個(AP-2)設置為信道6。其它設置都采用缺省值,比如信標間隔為 100毫秒,屏蔽RTS(請求發(fā)送)/CTS(允許發(fā)送)功能,等等。兩個接入點被安裝在一幢典型的辦公建筑上,通過每一個接入點的廣播蜂窩提供最低25分貝的信噪比,且蜂窩間有20%的重疊。這都是些無線語音應用的工業(yè)標準。在我的測試中,漫游客戶端是一臺內置了Centrino Wi-Fi 廣播(Intel 2915ABG)的筆記本電腦。
當手持無線客戶端站立在離AP-1幾英尺距離內的時候,我使用AirMagnet筆記本電腦分析儀(通過另一個Wi-Fi卡插入筆記本電腦的PCMCIA插槽)來確保我與AP-1之間保持關聯。然后,我開始從服務器向筆記本電腦進行FTP大文件傳輸,并且使用AirMagnet分析儀測量802.11數據包的蹤跡。在整個測試過程中下載文件時,我向AP-2移動,直到我直接靠近它。有了數據包蹤跡,我就能查看802.11數據幀的交換情況,計算漫游的延時,還能知道FTP流是否遭到明顯的破壞。
一旦客戶端廣播決定重新關聯,它就會向AP-1發(fā)送一些802.11解除關聯幀來開始重新關聯的過程。然后,廣播發(fā)出802.11探測請求以在客戶端的有效信號范圍內獲得接入點的響應。這樣做是為了確保客戶端廣播能夠在決定與哪個接入點關聯之前收到這些候選的最新信息(信標信號強度)。
AP-2響應了802.11探測請求。因為僅有的響應來自AP-2,客戶端射頻卡決定與AP-2關聯。正如我們所預料的,與AP-2關聯的過程包括802.11認證幀和關聯幀的交換(基于802.11公開系統認證)。
重新關聯的過程用時68毫秒,是指自客戶端廣播向AP-1發(fā)送第一幀解除關聯幀起、到客戶端收到來自AP-2的最終關聯幀(響應)為止所經歷的時間。還不錯,我發(fā)現了一些與其它廠家生產的接入點相似的數值。
漫游過程會中斷無線應用,并且時間還挺長
然而,整個漫游過程會中斷無線應用,并且時間還挺長。例如,據我的測試,在射頻卡開始重新關聯過程(即,向AP-1發(fā)出第一個解除關聯幀)之前,FTP過程平均暫停5秒。我測量的802.11數據包的蹤跡顯示,在放棄傳輸數據并開始與AP-2重新關聯之前,客戶端廣播向AP-1反復重新傳輸數據(由于信號強度弱)。這些數量可觀的重新傳輸打斷了文件下載過程,使我測試中的實際漫游延遲達到平均5秒!我測試所使用的Centrino射頻卡因為這種問題而受人詬病,但是我發(fā)現這也是大多數其它射頻卡的問題。
生產廠商或許可以使射頻卡拖延重新關聯,來避免過早的、額外的重新關聯(接入點跳躍?)。不幸的是,這樣會中斷一些無線應用。如果你打算部署移動無線應用,那么務必測試漫游如何影響你的應用。
各型號的射頻卡在漫游過程中的工作方式各異,這緣于專有機制,而且,一些卡比其它卡要好些。只要記住漫游所需時間可能比預想的要長得多,所以在部署無線局域網應用的時候,尤其是無線語音,它對超過100毫秒的漫游延遲是無法接受的。
文章來源:www.iot-online.com
相關鏈接
全球公共Wifi熱點爆增 2014年90%的智能手機將搭載WiFi技術
近年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的發(fā)展如火如荼,已經成為了時下人們通信、學習、工作以及上網娛樂等一體化工具。
以中國電信為例。據媒體報道,在“十二五”期末,上海電信將完善對公共服務區(qū)域無線熱點的覆蓋,以配合上海市政府實現“無線城市”的建設目標。
截至目前,上海電信WiFi總覆蓋數已經達到5400個,覆蓋全市主要熱點區(qū)域。十二五期間,上海電信WiFi覆蓋熱點將超過3萬個,實現光網、WiFi和3G之間無縫切換,為上海構筑起高速暢通、安全可靠的立體化信息基礎設施體系。
。。。